如果要從數字來瞭解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王深明,有以下幾組:
  作為院長,他仍每年保持著400多台的手術量,去年的門診人數達2700多人;他是血管外科領域著名專家、學科帶頭人,中山大學首批名醫;從醫30多年,囊括了國內外一個又一個的“首次”、“首先”和“第一”;1992年被聘碩士生導師,2000年被聘博士生導師,培養碩士生31人、博士生32人、博士後3人……
  從中,我們也讀出了王深明的忙碌。
  今年,他被授予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。
  5月21日,他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稱,從醫30多年,哪怕再苦再累,對醫生這份職業也有強烈的認同感:“這是救死扶傷的職業,是崇高的。看到病人病愈出院,我感到很欣慰,很有成就感。”
 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實習生 白晨暉 李秋嫻
  一年做400多台手術
  “我是一名外科醫生。”每一次接受採訪,王深明總會強調這句話。所以,哪怕是一院之長,需要處理的事情再多再繁雜,他仍堅持出門診,做手術。
 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,作為中山一院的血管甲狀腺外科首席專家和學科帶頭人,他一年要做400多台手術,去年的門診人數達2700多人。
  他每次出診,都要看七八十個患者,2點半開始的門診,得看到晚上7點多才能結束,一忙起來,簡直連喝水和去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。
  儘管如此,王深明仍會不厭其煩地向每一名患者解釋病情,解答他們提出的種種問題,“累雖然累點,但我畢竟是一個醫生,我喜歡面對病人,診治他們的疾病,減輕他們的痛苦。”
  也有人對王深明說,當院長就不要做手術和出門診了,那樣太累了。“可我內心放不下病人,放不下臨床。醫者父母心!”王深明坦言,在這行做了30多年,無悔這份選擇,對醫生這份職業也有強烈的認同感。
  為何說無悔?原來,王深明是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考上醫學院的,那時他已經22歲,此前也有著一份穩定而又有前途的工作。
  “我的父母是醫生。父親知道我要考醫學院挺反對的,提醒我說,學醫是非常辛苦的,問我能堅持嗎?我說我相信我能做到!”1982年,王深明從中山醫學院畢業後就留校留在附屬第一醫院,一直在血管甲狀腺乳腺外科工作。1984年,他考上中山一院的外科碩士研究生,並於1986年轉為博士生,成為全國第一批臨床博士研究生中的一員。
  如今,王深明已是血管、甲狀腺和乳腺外科領域著名專家、學科帶頭人,從醫30多年,囊括了國內外一個又一個的“首次”、“首先”和“第一”。
  回想起30年的從醫經歷,他說,“這是救死扶傷的職業,是崇高的。看到病人病愈出院,我感到很欣慰,很有成就感。”
  “病人要給醫生一個膽”
  既是一名臨床醫生,又是醫院的管理者,王深明對當今的醫患關係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。
  在他看來,在如今醫患關係較為緊張的背景下,病人要“給醫生一個膽”,給予醫生充分信任,醫生才能放開手腳大膽診治。
  “我遇到了很多很好的病人。”王深明舉了個例子,“兩周前,我接診了一位80多歲的男性患者。他被送來時腹主動脈瘤破裂,已休克了,血壓也降到很低,情況十分危急。當時,我向他的家屬仔細說明瞭情況,並告知他們病人目前情況危重,不做手術,肯定不治,做手術,可以搏一搏,尚有一線生機,難度很高,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。”
  得到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後,當晚這位老人就被推進了手術室。在高難度的手術後,患者被送入ICU監護觀察,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,老人的身體也逐漸康復。
  王深明感慨:“這是個奇跡!年紀這麼大,如此凶險的病,救回來不容易。所以,病人要給醫生一個膽,讓醫生去闖手術的禁區。有時候,就會創造出奇跡。”
  那麼,這名資深醫者如何定義醫患關係?王深明認為,病人和醫生是同一戰壕里的戰友,疾病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,“如果病人和醫生先內訌了,那敵人就高興了。”他坦言,如果病人不信任醫生,總是心存懷疑,醫生也就畏手畏腳,不敢嘗試創新,那對於病人來說才是真正的損失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王深明的兒子也學了醫,“現在很多醫生都不讓自己的子女學醫,但我覺得,這是救死扶傷的職業,是最有價值的。”
  掌舵百年老牌醫院
  “一個醫院的業績主要體現在醫教研和管理全面發展。”作為百年老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掌舵人,王深明提倡和諧、人性化的管理,強調以人為本,以病人為中心,並將中山一院的醫療技術服務輻射到更廣泛領域。
  他說:“我們既要考慮到醫院的整體發展,也要考慮到病人的利益,註重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,樹立良好的醫風和行風。”
  不僅如此,王深明還堅持醫院民主建設,在醫院重大建設事項上認真聽取職工意見,讓職工充分參與到醫院建設當中,“無論是誰,都可以及時指正我這個院長哪裡做得不好,醫院每年都會對院領導搞民主評議”。
  不過,在王深明看來,醫院要保持可持續發展,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人才培養機制。
  因此,現在的中山一院,既有一批老專家、老教授在傳幫帶,大批的中青年技術人員隊伍也正在成長。中青年專家現已逐漸成為各個學科的骨幹、學術帶頭人。一批40歲至50歲左右的中青年教授更是脫穎而出,他們在國內有較高的學術地位,已成為醫院的學術中堅力量。  (原標題:“看到病人病愈出院,很有成就感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h82xhtt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